我国首套500米级深海水下控制系统完成交付!
(信息来源:中海油研究总院,转载自海洋知圈)
2022年6月16日获悉,由中海油研究总院牵头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套500米级深海水下控制系统,顺利通过陆地集成测试和第三方认证,并于近日交付目标气田工程项目,实现国内首台套国产化工程应用。
本套水下控制系统包括采油树控制模块、管汇控制模块、水下电液分配系统和上部控制等设备,由研究总院联合四家参研单位(海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行健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和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研究总院董事长、总经理米立军表示,研究总院近年来不断加强水下核心装备技术攻关,力争用自己研发的水下装备开发深水油气资源。深海水下控制系统的顺利交付,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核心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将助力我国海洋石油工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2019年以来,研究总院研发团队立足南海深水复杂海洋环境条件和地质油藏特性,攻克高压密封设计、精密化控制、可靠性分析、通信兼容性等行业难题,完成复合电液式水下控制模块的设计、加工和装配,并顺利通过数十项严苛的质量及功能测试,最终形成完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技术体系。
研究总院研发团队秉承“引领技术原始创新”理念,自主研发的深海水下控制模块实现了多项“国内首创”。首次由1套上部控制站同时控制两套不同厂家的水下控制模块,实现了控制系统的兼容性;首次实现水下控制模块与水下采油树一体化集成,开启国产化的深水控制模式;首次实现国产水下控制模块与国产水下路由模块的集成通信,为水下稳定通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据悉,水下控制系统是水下生产系统的核心设备,是水下生产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另外,全面自主掌握水下控制系统的设计、制造、测试核心技术,将推动形成完备的深海水下生产系统国产化装备链,亦是加快深海油气储量动用进程的重大举措。开展水下控制模块的国产化自主研发,对提升我国海洋油气关键装备核心技术的自主攻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研究总院将锚定科技自主创新,持续深化海洋油气关键装备核心技术攻关,为提高我国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再立新功,为谱写海洋强国新的篇章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