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碳中和宏伟目标怎样发挥海洋的作用?
(信息来源:威海广播电视台海洋频道,转载自海洋知圈)
2022年6月20日举办的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威海海洋产业合作沙龙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焦念志作“践行双碳战略 实施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主旨演讲。
焦念志介绍了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能提供的基于海洋的解决方案,并提出海洋碳汇致力于服务“碳中和”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意义及目标。国际大科学计划将有力促进国际交流、推动联合研究海洋负排放相应的理论机制和技术手段、推出海洋负排放国际标准体系,为全球“碳中和”目标、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焦念志:希望通过这么一个大科学计划,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些措施要拿出来,方案要提出来,然后要建立相应的方法技术标准把它推出去,成为一个国际标准,因为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个领域里边,没有说哪个国家或哪个局部利益的问题,而是面对是全球,包括碳交易。
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主要内容概括为:明确一个目的:以“打造中国战略科技力量、引领国际前沿发展趋势”为核心目的;服务两个需求:服务于“国家碳中和以及气候变化国际治理”需求;实现三个目标:实现海洋综合储碳重大理论创新、实现“负排放方法技术规范标准”关键技术突破、打造负排放地球生态工程范式目标;达成四个标志:领衔国际组织、产出原创理论、推出中国方案、形成海洋碳汇国际标准;完成五个任务:理论创新、平台建设、基地示范、国际交流合作、人才培养任务。
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是在焦念志“海洋微型生物碳泵”原创理论基础上发起的倡议,旨在联合国际优势科研力量,积极探索应对气候变化的海洋方案。计划已得到多个国际组织、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支持,纳入“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成为联合国十年倡议计划框架下的大科学计划。
近年来,焦念志院士推动全国首个以海洋负排放为研究领域的院士工作站——山东省海洋负排放焦念志院士工作站在南海新区运行,助力威海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海洋碳汇发展之路。在国际大科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工作站也将继续肩负试验基地的重要作用。
上一篇:创业从研发“水下机器人”开始